如今,各小區大門配備門禁系統已經成為標配,但是,這些看似提升安全系數的“鐵將軍”,實際上不少都變成了“空架子”。
近日,《法制日報》記者調查走訪多家小區發現,這些小區不同程度地存在大門敞開不管、保安隨意放行、門禁損壞失效、業主配合度不高等問題,就連居民的門禁卡,也可以輕松復制。不少居民因此感到不安,一旦門禁成為擺設,小區沒有設防,一些不法分子就可以隨意進出,伺機踩點作案,給小區安全帶來較大隱患。
門禁卡花上數十元即可復制
業主人手一個的門禁卡,是打開門禁系統的“鑰匙”。但這把“鑰匙”,卻很輕松地就能被復制。有業主反映,自己曾不小心將門禁卡遺失,因為等不及物業公司重辦,就花了一二十元錢,在開鎖公司重新復制了一張,很快就拿到手。
記者以門禁卡丟失為由,咨詢了合肥的一家開鎖公司。該公司稱可以復制門禁卡,但要根據復制的數量收費,數量太少不接單。記者還發現,不僅可以在開鎖公司復制門禁卡,在網上還可以購買到門禁卡復制器,自行復制。一淘寶賣家稱,所賣的復制器開發了IC卡解密程序,即使小區門禁卡、電梯卡加了密,也只需要幾分鐘就能讀卡寫卡,復制卡片。而這樣一臺機器不到100元,成本并不高。
據業內人士介紹,門禁卡常見的有ID卡、M1卡,其中ID卡內只有一個物理號,有的甚至沒寫入物理號,破解難度最低,也最為常見;M1卡可存儲有限的信息并進行加密,多用于制作賓館的房卡。目前市面上破解難度較高的是CPU卡,多用于制作銀行卡等,由于其成本比ID卡、M1卡高一些,很少被用于制作門禁卡。
隨著技術發展和實際需要,物業公司應對門禁系統進行不斷升級,提高門禁卡的加密程度,增加小區的安全指數。同時,還要明確復制門禁卡的業務所屬范疇,是屬于開鎖業務,還是電子銷售業務,在明晰范疇的基礎上,明確管理部門的職責以及從業經營者的責任,加強行業監管和行業自律。